华为鸿蒙 HarmonyOS 系统发布!开源支持多终端,可是……
在刚刚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华为鸿蒙操作系统 (HarmonyOS),这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可以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这消息让很多同学都非常兴奋,可是……
鸿蒙系统的目标并不是用来取代当前的 Android 安卓系统的,它的主要使用场景是物联网设备 (比如手环手表、音箱、电视、车载系统等),而不是用在通用手机上,也就是说,华为手机还是会继续使用 EMUI 的,目前只会在新的智能硬件产品上使用鸿蒙。
鸿蒙 OS 与 Android 安卓的不同:
根据华为余承东的说法,安卓有超过 1 亿行代码,内核就超过 2000 万行,但一般用户日常用到的功能代码只占不到 8%,整体比较冗余,而在 IoT 物联网场景下这既没必要也不需要。
由此他提出了“微内核”的概念,这也是鸿蒙OS的特点之一。区别于“宏内核”,微内核采用同一套操作平台,针对不同硬件能力的产品进行部署,并采用分布式架构,提升效率。
也就是说,手机和车载设备的用途不同,灌入同样的通用型系统无必要,但它们可以采用同样的内核,再部署上不同的界面或功能。
余承东希望未来的操作系统,都使用微内核。据介绍,鸿蒙OS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这是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可以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
鸿蒙 OS 的四大技术特性介绍:
首先,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 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
鸿蒙OS的“分布式OS架构”和“分布式软总线技术”通过公共通信平台,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能力调度和虚拟外设四大能力,将相应分布式应用的底层技术实现难度对应用开发者屏蔽,使开发者能够聚焦自身业务逻辑,像开发同一终端一样开发跨终端分布式应用,也使最终消费者享受到强大的跨终端业务协同能力为各使用场景带来的无缝体验。
据余承东介绍,鸿蒙OS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可打通智慧屏、可穿戴设备、车机、音响、手机等多终端。在安全方面,微内核天然无Root,细粒度权限控制从源头提升系统安全。
华为 HarmonyOS 鸿蒙系统正式发布,开源支持多终端、未来将与谷歌和苹果竞争。
第二,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流畅。
鸿蒙OS通过使用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确定时延引擎可在任务执行前分配系统中任务执行优先级及时限进行调度处理,优先级高的任务资源将优先保障调度,应用响应时延降低25.7%。鸿蒙微内核结构小巧的特性使IPC(进程间通信)性能大大提高,进程通信效率较现有系统提升5倍。
第三,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
鸿蒙OS采用全新的微内核设计,拥有更强的安全特性和低时延等特点。微内核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内核功能,在内核之外的用户态尽可能多地实现系统服务,同时加入相互之间的安全保护。微内核只提供最基础的服务,比如多进程调度和多进程通信等。另外,鸿蒙OS将微内核技术应用于可信执行环境(TEE),通过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
余承东在发布会现场公布了华为鸿蒙OS的历程及路标,2019年发布鸿蒙OS 1.0,基于开源架构,关键模块自研,用在智慧屏上。2020年鸿蒙OS 2.0发布,内核及应用框架自研,适用于创新国产PC、手表、手环、车机;2021年鸿蒙OS 3.0将支持软硬件协同,用于音箱、耳机,2022年之后用于 VR 眼镜等设备。
华为HarmonyOS 鸿蒙系统正式发布,开源支持多终端、未来将与谷歌苹果竞争
第四,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
鸿蒙OS凭借多终端开发IDE,多语言统一编译,分布式架构Kit提供屏幕布局控件以及交互的自动适配,支持控件拖拽,面向预览的可视化编程,从而使开发者可以基于同一工程高效构建多端自动运行App,实现真正的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在跨设备之间实现共享生态。
此外,鸿蒙OS内核保留Linux内核和LiteOS,余承东表示,希望未来鸿蒙内核能够代替其他所有内核。
最后,余承东强调,这是全球首个微内核分布式操作系统。余承东表示,谷歌和苹果等厂商致力于发展新 OS,但仍面临困难与瓶颈。谷歌的生态分裂,苹果的生态封闭,而华为要做面向未来的OS,多终端能力共享,互为外设。
据介绍,华为将在今年首发的智慧屏产品中率先使用鸿蒙 OS 1.0。未来三年,除完善相关技术外,鸿蒙OS会逐步应用在可穿戴、智慧屏、车机等更多智能设备中。
/ 关注 “异次元软件世界” 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软件推送 /

如本文“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异次元,让我们坚持创作!
赞赏一杯咖啡
支持华为鸿蒙系统,期待华为的桌面、手机系统。
会不会像阿里云系统那样远程删除用户的东西?
以华为的尿性估计是国内版本会,海外版不会
和谐系统很和谐
初期不支持手机没关系,Android还是为数码相机设计的系统呢。
微内核是他提出的吗?
鉴于<>…
余承东说微软和苹果都在开发微内核,华为先出的而且还是全场景的,根本没说过微内核是华为提出的
乖乖,你给OpenWRT加了好几个驱动?!!
没文化真可怕,OpenWRT是基于Linux宏内核,鸿蒙是微内核。
连这都不懂还能喷起来。
我帮你怼那个-浮生,所谓“微内核”是华为的说辞(骗外行专用)。华为的这个系统就是一个应用层系统,底层内核依然是Linux,然后加上各种驱动后封装成一个系统(应该是比一般的桌面系统和手机系统的驱动少)。然后是方舟编译器说多语言一次编译,看完我都快哭了,这种all in one的东西为了各种适应性就不要考虑性能了,体积也会很臃肿,所以那个微内核是自己吹的而已。
这位有文化的浮生同学,你是看不懂“鸿蒙OS架构图(当前)”这张图片还是怎么的?
我只能说国内一大半的人都会高潮,但稍微动点脑子就知道,安卓本是开源,而且也是面向多端用户,说的代码臃肿,难道谷歌没想到?用linux封装一个系统然后宣称全端通用这事树莓派早就干过了。果然还是要想项目吹的好还得ppt做的好,
为PPT鼓掌!
对呀 安卓因为要面向多端用户,所以兼容性很强大,也因为这个,在一些方面比不过只面向自己的ios,这时候利用下安卓开发个只面向华为自己的华为专属系统,提升下运行速度也没什么不好。
不是说“正式发布”、“正式开源”了么,咋不给个链接呢,也好让吃瓜群众瞻仰一下这么NB的系统啊
告诉你个吓人的消息,有人已经拿到系统并录制出视频了,具体可以去云盘万能钥匙获取
不褒也不贬华为,发现了只要说华为就有一大堆喷子,少说多看,过几年再看看,省得自己打自己嘴巴,算了,反正键盘侠一阵哆嗦的事,花不了多少时间
稍微学过操作系统原理的同学基本都会忍不住开喷,主要是华为这个吹得有点过了。
说真的,你如果在计算机专业稍微认真上过几节课,就没办法对华为最近的各种演讲保留不褒不贬的看法。华为这家公司怎么样我不评价,但是演讲真的满篇槽点,看不下去。
坐等大佬科普
我读书少,微内核不是windows系统早就在用了吗?什么时候变成华为提出的了?
只能说华为的文字游戏玩得不错,“鸿蒙OS内核保留Linux内核和LiteOS,余承东表示,希望未来鸿蒙内核能够代替其他所有内核。”其实潜台词就是,未来到底哪个设备用哪个内核还是我华为说了算,所以就算未来没有用鸿蒙微内核,我的鸿蒙OS还是建立起来了,毕竟我虽然用的开源的Linux,但我可是关键组件自研噢。其实说实话在开源的基础上研发没问题,只要你不要说是自主知识产权,按照相应版权协议公布源代码就行,如果做的不错也当得起“华为”这个招牌。千万别弄成了“麒麟”和“汉芯”,毕竟人家是“国防科大”和“中科院”,而你是民企。希望我这段会被现实打脸,毕竟我也是中国人,也希望我们有天能用上中国人自己的操作系统,哪怕是基于开源的也行,只要好用。
第一,没有听说市面上,哪个真正微内核的操作系统比较成功商用。win,mac,都属于混合内核。
第二,有linux内核做核心,敢说自己是微内核,真够厚的。
第三,国内计算机界,脚踏实地的开发什么一点都没学到,反倒是炒作概念,一个比一个牛逼。
微内核
全场景
物联网
分布式
硬件虚拟化
三内核
极简协议那张图,不是tcp/ip的网络五层架构分类吗?你操作系统用tcp/ip架构?
第四,开源,开在哪里?产品都发布了,开的源呢?
其实华为的liteOS还是可以的,我们团队在上面做过开发,对比过阿里云的IOT,华为的IOT就是比阿里贵不少,但是实际能力其实差不多。并且liteos的agent lite 有很多不错的功能。华为鸿蒙系统现在只是第一代,后面肯定会有很多的迭代,安卓第一版本也不怎么好。不过我觉得鸿蒙更多的可能是用于物联网,因为这部分华为本身就有硬件和通信的优势,而手机系统的话,我觉得可以忽略这个了。
鸿蒙“os”是一个中间层或服务,基于linux(Android),鸿蒙微内核,liteos,打通这三者之间的通信。至于这篇文章,是给大众嗨的,程序员不必较真。好好学一学文案,争取以后也写ppt
很好笑。
开发者大会,重磅宣布开源。
到目前为止,没有官网,没有任何开源代码,甚至连开发文档都没有。PPT OS。
方舟编译器也宣布开源很久了,目前也没有看见任何代码,开发文档以及官网
哈,PPT OS
你们不仔细看,人家说开源,没说现在开呀,还没准备好呢,下半年部分开源,明年全部开源
说的再好 也不用 就会吹牛
急什么,谁是谁非过段时间就知道了
不急,反正没货
最大的难度是,如何让厂商和用户都去使用。
华为的iot的liteos其实已经有很多厂商使用了,这个鸿蒙应该也是吸取了一些liteos的经验。我觉得华为的重点应该是在物联网系统,而不是手机系统。手机系统很难超过安卓。
我就想,手机上什么时候可以用。别说这个那个的,只要微信支付宝几个常用的可以用就行了
哪儿来一根毛儿的鸿蒙? 根本就是和小米一样的定制版安卓!丢人现眼!
看不懂,可以多看两遍.
以后请搞清楚状况再刊载!
华为一天到晚就认为国人智商低,随便你忽悠?文明用语玩意,不要出来丢人现眼了。
微内核是每个操作系统都有的,奇就奇在华为居然把这玩意拿出来重点宣发,更奇的是媒体毛都不懂就跟着高潮。
友邦人士莫名高潮,长此以往…
微内核:把身为宏内核的Linux内核中包含的自家没有的产品部分代码删除就成了微内核(windows:还有这种操作?)
全场景:除了手机电脑之外所有物联网设备都能使用,所以就全场景了。
跨终端:其实就是全场景,既然各种物联网终端都能使用当然是跨终端支持了。
分布式:去中心化管理和分布式存储我能理解?分布式系统分布的是啥?搬砖党求科普!
如果华为少说多做就好了,整一年了一个demo和系统都未发布,还说开放,还没做好就拿来吹不怕爆吗?